11 第十一章 (第1/2页)
应倪不死心地往前追了两步。车流如织,已经分不清哪辆是陈桉的车。她杵在路拦边,顶着风夹雨,轻轻地叹了声哎。
丢三落下的坏习惯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林蓉苑逛个商场可以把女儿搞丢,所以她丢个耳钉和耳机也没什么。
不过……
陈桉会不会觉得她别有用心?三番两次在副驾座落东西,刻意制造接触的机会。
虽说是小说和电视剧促使男女主感情发展的惯用桥段,有些悬浮,但艺术来源于现实,加之曾在应军钰的车里捡到过秘书故意落下的“发绳”,应倪敢肯定陈桉就算真没这么想,脑子里也绝对闪过念头。
就和她一样。
认为他三次路过不全是凑巧,早早给他打上有所企图的标签。
但,他今天是过来送耳钉的,只有前两次是没有缘由的遇上。第一次搭载被拒后,陈桉没有纠缠直接走了。而第二次和今天坚持“忽悠”她上车,一个是因为深夜,一个是下雨。
理由站得住脚,且符合他好脾气、乐于助人的老同学形象。
应倪自信但不自恋。虽说长相是可以红透半边天的女明星,但也清楚,不是个个男人都会喜欢她。
何况以陈桉如今的身份,别说红透半边天了,想找个世界巨星都不是没可能。
所以换作其他同学,陈桉也会这样做。是她思想过于狭隘。
他们两个,谁都对谁不感兴趣。
想到这儿,应倪垂下握住手机的手,不打算发消息询问耳机的事。
像是唯恐让陈桉觉得她攀高枝。
因为这样的想法会让应倪很没面子。
对陈桉这种类型,她从来都嗤之以鼻的。
……
应倪的思考在换乘九号线时截至。正值下班时间,打工人鱼贯而入,又一拥而出。
车厢内挤得密不透风,直到倒数第二站,才找到位置坐下。
禾泽的雨季偏早,整个六月份闷热潮湿。
她回到家快速冲了个温水澡,简单消毒伤口后,裹着头巾在厨房烧水煮面。她一边煎蛋一边看手机,时刻关注工作群的动向。
四点过后,群里就没有人发话了。点开主管和部长的头像,聊天框仍旧一片空白。
打架不是个光彩事,何况是乔娟先动的手,公司的处事风格一向是息事宁人的。这事估计就这么揭过了。
思及此,应倪身心顿时松弛不少,迅速捞起快要烧干的面。端到笔记本面前,挑剧下饭。就在她被电影情节逗得咯咯笑个不停时,放在一旁的手机忽然响了。
应倪的笑容蓦地僵在脸上,闭了闭眼后才捞过。对面声音严肃:“应倪是吗?”
她犹豫了片刻,怀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重重地“嗯”了声。
“钱退到你账户上了,记得查收一下。有回访的话,麻烦给个好评。”
应倪一愣:“啥?”
“保险的钱退了。”
应倪再楞:“啊……”
对面深吸了口气,语气隐约不耐烦:“信号不好听不见吗?我是人安保险的。”
“哦哦。”反应过来的应倪从椅子里跳起来,高兴得不知所措,原地转了个圈,“谢谢谢谢,麻烦你了,看来投诉还是有用的。”
“……”对面无语了一瞬,声色更加冷平:“不用,如果银保监打电话过来,说问题解决了就行。”
电话挂断后,应倪即刻查询余额,在看到四开头的数字时,一直压在胸口的大石块短暂挪开。
忙不停蹄地缴清林蓉苑的医药费后,她如释重负地趿着拖鞋,去楼下搓了一顿馋味已久的羊肉串。
-
翌日,应倪哼着歌来到公司。乔娟的工位空空如也,其余人时不时瞄来一眼。
应倪穿了个高领衬衫把脖子上的伤口挡住了,下颚处贴了张卡通图案的创口贴。坐下没一会儿,有人过来拍她肩膀。
“叫你去趟办公室。”
大家闻风而动,伸脖子看来,气氛诡异。
应倪罔若未见,松开鼠标,推开椅子起身。林蓉苑医药费的事解决,底气足不少。就算这个月接着扣两千也不碍事,她无所畏惧地点点头,朝办公室走去。
“欸——”那人拉住她,下巴往上抬,“楼上,副总办公室。”
此话一出,应倪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
乔副总是乔娟姑妈的事大家心照不宣,素质低下、脾气暴躁的事同样人尽皆知。
绝对不会给她好果子吃。
上楼前,应倪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自己:说什么都点头,说什么都回答好。
但当面前长相刻薄的女人口水四溅,从不断张合的厚嘴唇里骂出侮辱性字眼时,应倪实在忍不住了。
她歪着脖子,指着伤口:“看清楚好吧!是乔娟抓的,把我抓成这样,而且是她先动的手,我只是还手自卫。”
“我管你谁先动手还不还手,这里是公司!不是菜市场——!”乔春芳拍着桌子吼。
声音刺破耳膜,让人头皮发毛难受,应倪想尽快结束这糟糕的对话,敷衍地连连点头:“听了听了。”
乔春芳乜了她眼后问:“你怎么这么没教养?是不是爹妈死了没人教?”
应倪瞬间皱起眉头,上前一步,同时抬起起手。乔春芳被她要打人的姿势吓得扬起巴掌,拉开嗓门壮势:“干什么!”
应倪看着她悬在空中、因极度害怕而下意识发抖的手臂,忽地笑了。
一个莫名其妙的笑比任何谩骂都让人感到被冒犯。
乔春芳恼羞成怒地问:“你在笑什么?”
应倪依旧笑,不说话。
乔春芳身体抵着桌沿捂着额头楞了好半晌,似气得顺不上来气,什么也没说,摆摆手让她滚了。
下楼梯的时候,应倪想副总也不过如此,脾气暴躁又如何,还不是被她气得当场手扶桌子,两眼发黑。
然而没高兴到五分钟,她也要晕过去了。
因为屁股刚坐下工位就被人事通知——
“不好意思,你被辞退了。”
-
雨季天气变化无常,吴庆梅这段时间经常感冒咳嗽。连着几天陈桉歇在浣花区的家。
这天陈京京休假,陈桉专门推了应酬,下早班做了她们最爱吃的清蒸鲈鱼以及酱香排骨。
饭后,一家三口坐在电视机前。只有吴庆梅在看电视,陈京京趴在沙发上打游戏,膝上搁着笔记本的陈桉边办公边和母亲闲聊。
暖调灯光覆盖整片空间,电视声和游戏音效交相辉映,安静而热闹,一片和谐美满。
直到吴庆梅提起老家的事。
“昨天村支书打电话过来说要修路,每家每户都出钱,按人头给,不过钱不定死。困难的少给点,有能力的多贡献。”吴庆梅看向家里的主心骨:“最后一句强调了好几遍,也不知道给多少好。”
屏幕反射的光照得陈桉神色很淡,他没有抬眼,波澜不惊地问:“哪个老家的村支书?”
这么问的原因是他们有两个老家。一个是父亲陈国栋的籍地“陈家岭”,一个是母亲的籍地“吉安”。
陈桉和妹妹在陈家岭出生长大,到了上中学的年龄被迫搬至吉安,然后一直在吉安生活。
吴庆梅无奈地笑了下,“还能是哪个,陈家岭。”
陈家岭三个字像是戳到陈京京的逆鳞,听到后立刻扔了手机坐起来,嗓门因愤怒扯得老大:“不给!一分钱都不给!”
忽然冒出的吼叫把吴庆梅吓一跳,陈桉也终于半掀起眼皮,“好好说,别吼。”他把笔记本合上,不紧不慢地放至茶几,转头问吴庆梅:“去年不是修好了吗?”
吴庆梅:“说是要路路通户,修到家门口。”
陈京京翻白眼,冷嘲热讽道:“呵,是不是还要给他们阔个坝子?栽几棵树?顺便连新楼一并起了!”
前年横跨陈家河的螺丝大桥是哥哥修的,去年进村的路也是哥哥出的钱。还有什么共营果园、村公社、活动中心……说得好听是一起出钱,实则是把他们一家当冤大头,扒着吸血。
也不是陈京京抠搜,如果换成吉安,她举双手双脚赞成。衣锦还乡、为家乡做贡献是好事。但陈家岭在她眼里根本就不是家乡,哪有家乡把自己人赶尽杀绝,逼走的!
……
愤怒的起因要从一场矿难说起。
永星镇陈家岭位于群山环绕之中,因地势险恶交通不便的原因赤贫如洗,直到九十年代末开发出一条煤矿脉,附近的村民才有了除耕作以外的收入。
陈桉的父亲陈国栋是陈家岭几百名普通矿工中的一员,靠挖矿养活一家四口。生活不算富裕,但日子过得平淡幸福。
原以为简单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没想到零三年的开春,矿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陈国栋不幸遇难。吴庆梅当场昏厥,陈桉和陈京京哭得肝肠寸断。
阴霾从此笼罩母子三人身上。
此次事故18人死亡,5人下落不明,矿场以每人五万元的赔偿费了结事故,和三年前那场顶板塌陷一样,给完钱马不停蹄继续作业,工人照旧在不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的情况进入几十米深的矿井。
不过这次有所不同,死伤人数太多,记者闻风而动,暗中探访。
那段时间,陈家岭对外来人口非常警觉。因为深知矿场的安全许可证早已过期,每年的开采率也远远超过了证载能力。
一旦查出非法采矿,关闭矿场,陈家岭上上下下几百人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也觉得,出事是运气不好,想赚这个钱就只能自认倒霉。
并且矿主和副矿长是村长一家人,村支书儿子是瓦斯管理员,又听闻镇长有股份。大家更三缄其口,心照不宣地隐瞒伤亡人数,让记者无缝可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