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二节 修电脑的人 (第2/2页)
在机房做事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工作主要是维护,工作不多,多下来的时间便是玩游戏、读帖子、看电影……他就像不小心游进了车辙水坑里的鱼,每天贪婪地呼吸着机房里的现代气息。
他工作的地方叫元老院的计算与数据中心,主任便是徐老五。不过徐老五不管机房的事情,他是掌总的。冯诺现在的正式职务是企划院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主要任务是管理穿越众从旧时空带来的所有电子计算设备:上至制造总厂深处的大型计算集群,下至元老手里的得力牌太阳能计算器。虽然他还有其他几个名目不同的兼职,但说穿了就是元老院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加维修工,考虑到保密,还要客串保洁员。
幸好后来有了生活秘书,他就打了申请让生活秘书过来兼职“安全值班”,不过主要工作就是清扫和维修打下手。
冯诺原先有好几个同事,包括很多技术比他强的码农、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等,都纷纷对这前朝阳产业绝了望,跳了槽。毕竟IT组的人大多还有一手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去外面当一把手的,去企划院的,去工业口各部门的,去总参谋部开发战训模拟和后勤管理软件的,当然也有搞一般行政的,不一而足。
人越来越少,偏巧这前朝阳行业的工作还日益繁重了。无它,穿越六七年了,在海南的湿热条件下,缺少必要的维护条件;供电不稳定,连运输都颠簸;于是各类电子元件的寿命纷纷告急,上午来的钟博士和更早的林深河,只不过是一个缩影。
冯诺的工作说得好听是管理,这两年大部分精力其实都在维修上,冯诺想起了旧时空上学时流传的笑话,“一听说学了计算机专业,七大姑八大姨都让去装系统修电脑,尼玛,谁能告诉他们大学不教修电脑,清灰装系统去电脑科技城”。而现在,冯诺觉得自己这个“博士”还不如职业学校学电脑维修的。好在以前的研究方向偏硬,倒真去电脑城取过经、学过几天手艺,这几年来又补了些知识,隔三差五还能练练手。总算把修电脑的水平从换显卡换内存晋升到了能换元器件的地步,这才坐稳了这个“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的位子。
修电脑这事很难说算是私活还是工作业务。说是工作业务吧,他修理的设备大部分都是元老的私人物品;说是私活吧,这些元老个人电脑实际也都是元老院方方面面事业的支柱,还涉及到大量受到顶级管控的旧时空物资与元器件的调配。
不过,从明面上讲,冯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业务还是计算中心的“管理”。
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计算中心与数据中心并不在元老院黑科技的重镇――高山岭大图书馆,而在百仞城的制造总厂深处的独立院落内。这是考虑到元老院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纯是在吃老本,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也并无建立自力更生体系的希望。所以,随时能上论坛发帖子,去数据库查资料,连计算集群算点模拟数据,仅在百仞城内才能做得到。元老院并没有那么多设备和线缆支持高山岭或者临高县城的网络接入。为了节约资材,原本在各个办公楼和元老公寓提供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设备已经大部分被拆除。只保留少量的节点接入。对元老公寓来说,如果要使用网络,就只能去专门的“上网室”,而办公室的网络也被严格的限制在每个部门若干接入节点。计算中心的服务器和制造总厂的原时空精密加工设备在一起,也便于进行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安全保护。
三亚、琼州等外派机关,以及临高周边博铺港、高山岭、太白天文台、马袅工业区、马袅堡等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即使元老们能够使用个人计算机进行工作,信息交互也只能采用U盘来进行,这还曾经导致了负责接收的服务器的USB口接连老化损坏,企划院不得不对所有元老征调“USB扩展口”。这个原时空只卖几块钱的小东西竟被绝大多数人忘得干净,成了少有的“没从船上带来”的物品。到最后,冯诺也只搜罗了寥寥数个扩展器,每天小心翼翼地省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