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圣旨 (第1/2页)
李凌强迫自己恢复冷静,他深知秦尚对秦雪在黑风寨的事情一无所知。同时,他也明白,一旦自己透露了秦雪的下落,他的伪装就会立刻被揭穿。然而,他也不能随意编造一个地点,因为秦家的势力遍布,他们很快就会查清真相,到时候,秦家会让自己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李凌深知,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而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破绽百出。于是经过深思熟虑,李凌决定保持沉默,不再轻易开口说话。
这大夏国自己这一年多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尤其最近李凌看那些过路的各地私募的勤王义军,现在情况似乎比以前那东汉末年好不了多少,虽然大夏皇室有多位武宗压制,但是同样的各地的武林门派有一定的分治权,除去那冷月谷没什么野心以外,前有南若寺,后有无妄寺,金刀门,真武门哪个不是乘机暗中发展壮大,别看现在大夏朝廷似乎还有上百万的大军,实际在这两年里忠诚大夏的正规军损失了近半,除了最初的定远关大胜以外,最能战北方军团损失过半,后面虽然人数补充的差不多,但是战力却下降一大截,这也是北关最近反击战几乎无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虎口要塞和云州陷落,金阳城大营溃败,帝国的西北军团几乎报销,京都禁军损失过半。而这几个军团都是比较忠于朝廷的,这也是帝国稳定的基础,现在只有定州军团勉强保全,但是定州军团人马本就不多而且要时刻防备西部草原,目前又增加了云州方向漠北大军的威胁,所以定州军团的压力反而更大,自保都吃力那能再抽调人马出来。要不是秦尚力挽狂澜顶住了漠北大军,还有或许没有李凌的奇袭金阳城,秦尚再厉害也未必就能坚守住。所以这大夏国或许时刻都有崩溃的危险,只要再拆掉它得一两根顶梁柱,这大夏国说不定就倒了,到时候天下群雄逐鹿,谁还惦记得自己身份?李凌这种游戏思维把这大夏国的情形分析了个七七八八,而眼前这秦尚就是大夏的顶梁柱,李凌对这秦尚好感直降心中拿定主意,你不找我麻烦倒罢了,不然哼。李凌脸色逐渐镇定下来,丝毫不再担心,毫不惧怕的看着秦尚平淡的道:“秦帅,我无法确定我妻子秦雪就是你的族人,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她在哪里,我只能告诉你她很安全,等我以后回去询问过她后,如果她是并且愿意我就把她送回秦家!”
秦尚发现李凌似乎变了个人,他的眼神不再躲闪,整个人散发出的气质也与之前截然不同。李凌似乎与他站在了同等的地位,甚至给人一种他根本不被放在眼里的感觉。秦尚,身为帝国的大元帅,尤其是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即便是皇帝也要对他礼遇有加。然而,李凌却以这种态度与他对话,难道是他在隐门待久了,脑袋出了问题?不,秦尚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秦尚一直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但此刻他却感到有些捉摸不透。难道李凌是武宗级别的强者?那种超脱世俗的存在?这个想法刚在秦尚脑海中闪现,就被他自己否定了。他与多位武宗强者有过交集,他可以确定李凌并未达到那个层次。然而,李凌虽然未达武宗之境,却拥有与武宗抗衡的实力。
好在秦尚也是善于用兵、擅长谋略之人。如果他是一根筋的武夫,此刻恐怕已经对李凌下了杀手。尽管觉得李凌有些变化,但秦尚并未过分逼迫。因为李凌说的话他感觉是真话,没有漏洞。正如那些国家的外交辞令,虽然模棱两可,却往往是最能迷惑人的真话。以前的李凌并不喜欢这种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但现在他却觉得这其中蕴含着高深的学问,十分实用。
最终,秦尚看着李凌,沉声道:“封侯!我希望你能说到做到!”李凌则回以淡定的微笑:“如秦帅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先行告退了。”
李凌向秦尚施礼后离去,留下秦尚独自沉思。回到住处,李凌向王凤简要叙述了与秦尚的会面,却故意隐瞒了秦雪的事情。他原以为在苍州的混乱中,没有人会去深究,却没想到秦家竟然调查了封侯的底细,并对他产生了怀疑。不过,秦尚目前只是质疑他的人品,而非身份,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王凤听后也感到担忧,李凌则嘱咐她准备好随时离开。王凤笑着回应,表示一直准备着,只是担心李凌舍不得殿士的身份。李凌笑着安慰她,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这个身份,当初只是随意尝试。王凤听后笑了,她相信李凌的话,对于他的身份并不在意,只要和他在一起,去哪里都开心。
秦尚并没有再为难李凌,或许是因为担心家丑外扬,或许是因为他的气度不屑于使用那些手段。第三日,京都的虎卫军护送着圣旨来到金阳城。秦尚带领夏弘盛、夏元兴、马虎等人以及换俘回来的宁王夏元智等人跪迎接旨。一个老太监宣读了圣旨,封赏秦尚为镇西大将军、宣宁侯,并赐予黑虎袍和黄金万两。这是老皇帝对秦尚的最高封赏,虽然破贼百万有些夸大其词,但主要是为了让大夏百姓安心。同时,封秦尚为宣宁侯也是老皇帝的小心思,希望漠北人再打来时,能让秦尚更加专心为国出力。老太监恭喜秦尚后,又继续宣读其他人的封赏圣旨。夏弘盛虽然兵败金阳大营,但因其勇袭金阳城并擒获贼酋二王子,功过相抵,被免去金阳大元帅之职,贬为兵部侍郎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